汽车出口量成全球第二!中国制造到底有多强?

HarmonyOS

  中国汽车出海之路砥砺前行,销量续创新高。

  中汽协数据显示,9月我国汽车出口量为30.1万辆,同比增长73.9%。继今年8月以来,中国汽车单月出口量再次突破30万辆。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八个月,中国汽车出口达191万辆,超越德国,仅次于日本。

  数据显示,2002年到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从2.2万辆增长至201.5万辆,实现了二十年近百倍的增长。那么,中国汽车出口量是如何站上全球第二的,国产汽车品牌出海有何“法宝”?今天小夏就来跟大家讨论一波这些问题。

  汽车出口大国崛起

  将时间拨回二十年前的2002年,彼时我国汽车行业尚处起步状态,与德国、日本等头部玩家差距明显。

  据国际机动车制造商协会(OICA)数据,2002年德国、日本的汽车出口数量均超百万辆,而同期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量仅有4.31万辆。如果扣除雪地行走机动车、高尔夫球车等其他载人机动车,那么我国汽车出口量就只剩下2.2万辆。

  但在二十年时间里,我国汽车出口产业奋勇直追,实现了量价齐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首度突破200万辆大关,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出口国。到了2022年,我国汽车出海延续高增态势,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1-9月共出口211.7 万辆,同比增幅达55.5%。

  与此同时,根据乘联会数据,中国汽车出口均价从2022年的1.29万美元上涨至2022年8月的1.89万美元,其中纯电汽车出口均价更是从2022年的0.8万美元升至今年8月的2.58万美元。

图:2012-2022年中国汽车企业出口量变动,资料来源:民生证券、中汽协

  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在国内汽车出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2022年1-9月,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从7万辆增至38.9万辆,占比从7%攀升至18.4%。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占全球的1/3,是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大国。

图:2020-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变动,数据来源:中汽协

  (上述参考:证券时报:2022.10.11;民生证券,2022.10.14)

  中国汽车出海“法宝”

  虽然中国汽车出口量二十年实现了近百倍增长,但从2021年至2020年,百万辆瓶颈延续了数年,最终在2021年得以突破,那么中国汽车出海有何“法宝”?

  一方面,中国汽车出海提速是因为日德汽车出口大幅下滑带来的市场契机。2020年,受疫情影响,日德汽车出口量虽然位列第一、第二名,但同比减少超过100万辆,后续未有显著增加;2021年,欧洲能源危机下,德国汽车产量和出口量继续减少,加上缺芯危机、原材料大幅上涨等因素,不少国际汽车厂商龙头出货量都有所减少。

  从出口金额来看,中国汽车品牌正在逐步打入欧洲、美洲等地区市场,蚕食日德“让出”的市场份额。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中国汽车出口金额排名前十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墨西哥、日本、比利时、英国、俄罗斯、德国、韩国、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

  另一方面,国内汽车完备的产业链也是“制胜法宝”。太平洋证券认为,国内汽车产业链条相对完备,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在芯片供应短缺导致全球车企承压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出口的优异表现彰显了国内完备的产业链优势。随着国产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进阶,产品力和品牌形象的进一步巩固将有利于中国制造的汽车销往更多国家和地区。

  此外,政策也给汽车出口提供了有力。近期商务部表示,将继续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快建设海外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中资银行境外机构提供境外消费金融产品。研究拓宽出口运输渠道,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

  当然,中国汽车出海事业的繁荣也离不开几代汽车人的不懈努力,各大国产品牌也在加大出海战略的布局。以出口车企“老大哥”上汽集团为例,其在海外拥有3大研发中心、3大设计中心、4座生产基地及KD工厂,以及100余个零部件生产研发基地;近期上汽更是牵手中远海运,双方在汽车供应链、零部件进出口物流等领域加深合作(资料仅供信息服务使用,不构成个股推荐)。

图:2022年前三季度各车企整车出口量,资料来源:中汽协,不构成个股推荐

  汽车出海繁荣背后

  在早年,中国汽车行业技术并不领先、体系尚未完善,加上彼时的低价策略,中国汽车一度被视为低端廉价的存在。

  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中国汽车出口量坐上全球第二宝座,中国汽车产品无论外观、质量,还是可靠性及智能网联配置都大幅提高,产品综合竞争力增强,部分本土新能源车企在欧洲等市场的新品定价甚至超过BBA等老牌巨头的同款车型。

  在锂电池技术上,我国更是领先欧美半个身位,中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差距越拉越大。SNE Research数据显示,今年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中,中国企业市场占有率达64%。

  实际上,中国汽车出海繁荣只是我国制造业大发展的缩影,中国制造业还创造了不少“神话”。比如今年欧洲能源危机背景下,LNG船只需求暴增,中国船被“疯抢”。据央视财经披露,上海某家造船厂的船坞利用率达到了100%,尽管18艘大型船舶夜以继日地赶工,但该厂集装箱船只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6年。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造船完工量达2394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5.4%,新增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总体而言,2012~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从16.98万亿元增加到近31.4万亿元,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图:2022-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情况,资料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在此期间,我国在主要领域也实现了“占有一席之地”的战略目标。如首艘国产航母正式列装,“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特高压输变电装备、大型掘进装备、煤化工大型成套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0年的15.1%,与此同时,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步伐也在加快。

  当前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将是未来十年向上升级的主导产业之一。受益于全球最大的统一内需市场带来的强规模效应、工程师红利带来的研发创新效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和智能化带来的效率提升,越来越多产业的全球需求集中到中国。

  (上述参考:每日经济新闻,2022.10.11;央视财经,2022.10.06)

  风险提示: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标签: Harmony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