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一起用过的“软件们”

交互设计

  “消失的软件们”

  【导读】“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真理就是变化,任何优势都是暂时的。”如果用这句话来形容互联网界的变化是最合适不过了。

   王码五笔、网络蚂蚁、豪杰超级解霸、网际快车、江民、Realplayer、千千静听、飞信……这些工具类软件对于许多70后和80后网民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在那个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代,一批现象级的互联网产品抓住了“老一辈”网民的心。上人人网找校友,去开心网抢车位,用网际快车下载,拿千千静听听歌,成为一名合格网民的标配。

   他们曾风靡一时,然而仅仅数年他们已经鲜见踪迹。他们去哪儿了?他们又为什么会从互联网主流中消失?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曾经那些爱不释手的“网红”产品渐渐离我们远去,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与网民们相忘于江湖……

  网际快车:拥趸众多难挡技术进化浪潮

   提起“快车”,很多人都会记得它当年的风光。它的出现使当年雄霸下载软件江湖的蚂蚁网络迅速没落。在下载软件市场,快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城略地,迈入中国互联网下载的核心市场。

   老网民们都应该会对网际快车的名号记忆犹新。其多线程、续传下载的强大功能,以及比普通下载快6—10倍的速度,在“小水管”的时代令老司机们欣喜若狂。

  但海量用户都将网际快车作为装机必备软件之时,网际快车却停止了更新!

   在网际快车最火爆的时期,《魔兽世界》也如日中天。两相比较之下,网际快车创始人义无反顾地飞向了艾泽拉斯的世界。

   网际快车长时间停止更新,令迅雷等到了逆袭的机会。迅雷通过频繁更新,迅速在功能和下载速度上全面超越了网际快车。一顿操作猛如虎,迅雷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网际快车逐渐被边缘化。

   当迅雷等越来越多的下载工具出现在市场上,快车在用户体验方面遭受的诟病也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用户体验跟不上潮流也是快车的没落的重要原因。不可否认,一个结果的出现总是多种因素的推动,但最核心的原因却可能只有一个。在吴纯勇看来,快车之所以没落,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下载工具一般适应的市场是在互联网窄带上网的时代,近几年,随着电信运营商不断提升宽带,上网速度不断提升,用户不再需要观看下载。

  校内网(又称人人网)

  2003年,24岁的王兴用“六度分割理论”成功地找到了社交需求最旺的人群——大学生。

  2005年,校内网横空出世,一举成为了国内最受欢迎的网络社交平台。

  2006年,校内网被陈一舟收购,并在2009年更名为人人网,成为了85后、90后的社交阵地,是年轻人必备的“社交爆款”。

  2011年人人网赴美上市迎来“人生巅峰”,市值一度超过70亿美元。

  2012年,有预测说用户数将突破2亿人。

  可惜的是,此后人人网管理层出现分歧,在其他业务板块也进展遇阻。

  今年11月14日,人人网宣布将社交平台业务相关资产“贱卖”给北京多牛传媒,并将专注于境内的二手车业务和美国的投资业务。

  自此,人人网只剩传说。

  江民杀毒:偏执的代价

   江民杀毒诞生的背后有一个感人的励志故事。来源于百度百科的资料显示,1996年身残志坚的王江民从烟台停薪留职,成立北京江民新科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并销售KX系列杀毒软件,这即是江民杀毒的前身。

   起步较早的江民在杀毒领域可以说是所向披靡,难有敌手,一度占据了国内80%的市场份额。曾与金山、瑞星并称杀毒软件三强。

  转折点在于360免费杀毒软件的推出。

   2008年,360免费杀毒软件正式推出,相比于江民、金山、瑞星这些老资格的前辈,当时的360杀毒是不折不扣的后生小辈。但这位后生却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般的气魄,祭出免费的大旗,搅动了整个杀毒软件市场。凭借免费的模式,360在杀毒领域高歌猛进。艾瑞数据显示,正式上市一年之后,360杀毒的市场份额就已达到了67.36%。抵挡不住360免费模式冲击的金山和瑞星纷纷放弃收费,改走免费模式。

   但江民却始终坚持收费。结果显而易见,其在杀毒软件领域的市场份额逐渐被侵蚀,艾瑞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江民在国内个人用户市场的份额不足0.8%。从80%到0.8%,刺眼的数字证明,短短几年时间,属于这款老牌杀毒软件的时代即永远成为了过去。

   2012年,不甘就此没落的江民推出新款网络版杀毒软件,试图重振辉煌。只是依然坚持收费模式,主要针对的客户则是政府、企业、军队等,江民认为这些领域存在着收费的机会。但随着杀毒软件市场竞争激烈程度逐渐升级,留给江民的机会并不多。

  如果说快车的没落是由于技术的进步,江民的没落则源于其僵化的思维。在软件行业商业模式急剧变革的时期,江民还固守着传统的卖软件的思维,偏执地排斥新的游戏规则。“近几年,尤其是360 的加入,中国杀毒软件市场不断洗牌。在这样的背景下,该公司战略决策滞后,以至于没有跟上杀毒软件免费这班车。”吴纯勇说。

  千千静听

   在互联网普及初期,MP3音乐下载是绝对那个时代的听歌首选。千千静听作为一款国内的本地音乐播放器,凭借着强大的易用性和百变的可玩性,成了网友们的听歌“神器”。

   2003年,千千静听横空出世,在音乐爱好者中刮起一阵风潮。其简单易用的操作体验、免费的模式、能显示歌词的中文界面等等使其深受用户的喜爱。毫不夸张地说,千千静听曾经几乎是所有电脑的标配。

   千千静听一度是国产软件的骄傲。但其免费的模式对刚起步的千千静听而言无异于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借助免费,千千静听迅速打开了市场,获得了大量的用户。另一方面,免费也使其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2006年,急需资金的千千静听被百度收入麾下。彼时,酷狗、酷我等网络播放器也开始兴起,千千静听便一直走下坡路了。QQ音乐、各种网络电台、iTUnes等诞生之后,千千静听更是被广大用户遗忘。对于千千静听的没落,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有诸多新兴的Web在线播放软件的出现,用户被分流。

   “在千千静听盛行的年代,音乐一般是下载到电脑上然后播放的,用户需要有个能不折腾就能随心播放的软件。而当年千千静听的UI以及功能在各种琳琅满目的竞品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但后来总体网络的普及以及速度的提升,间接地推动在线音乐网站以及在线播放软件的普及。对于一般没有收藏癖的用户群来说,在线音乐更加适合他们。”网友Rayhwang在知乎网上如此说道。

  开心网

   开心网由北京开心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办于2008年3月,因推出“抢车位”“偷菜”等游戏而刷爆网络,用户增长率一度高达500%,曾在Alexa全球网站点击量排名中获得中国网站第八名、中文SNS网站第一名的成绩。

   不过,2010年开心网用户量出现下滑,人均网站驻留时间则从最高时的40分钟下降到不足10分钟,创始人和高管团队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却最终无力回天,最后以10.85亿元卖身上市公司赛为智能。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原因有二:

  一则“成也游戏,败也游戏”,偷菜停车,也有生命周期。

  二则熟人社交不是刚需,无法成为支撑产品的支柱,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微博的崛起,曾红极一时的开心网也只有无可奈何花落去。

  Realplayer:纵使英雄也难奈何

  “你只看到我的辉煌,却没看到我17年的努力;你有你的RMB,我有我的RMVB;你叹我曾陪你度过青春,我还会许你美好未来;你嘲笑我英雄迟暮,风光不再,我会证明谁才是Realplayer;开拓,是注定沉默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质疑和责怪,但,那又怎样?哪怕无数次被误解,也要改变世界;我是Real,我为自己代言。”

   Realplayer的光辉岁月同样令很多人难以忘怀,在很多人的青春回忆中,都留有它的印记。而如今它却已远远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17年前,RealNetworks公司开发出互联网上第一个音频流媒解决方案,之后,这家公司开发的大名鼎鼎的Realplayer风靡一时。在上网速度还没有现在这么快的日子,Realplayer是所有电脑的标配。毫不夸张地说,那时的Realplayer改变了互联网世界。但是,繁华过后Realplayer这些年逐渐销声匿迹了。

   恼人的用户体验是Realplayer没落的重要原因。

   作为RealNetworks拳头产品的Realplayer前几年一直没变的趋势就是广告越来越多。曾经一度,Realplayer把在线游戏和媒体商店全都搬到了Realplayer的启动界面上,让人搞不清楚,用的到底是播放器,还是网络服务的客户端。Realplayer要真想改变世界并非没有希望。但是作为一款面向用户的播放器,改变世界的前提就是听取用户的要求。界面更干净、格式更加丰富、体积更小、不要再有开机运行。

   过于庞大的体积、恼人的弹出式广告、捆绑的游戏中心、传送软性色情信息以及篡改注册表等行为,Realplayer被《PC World》杂志在2006年评为电脑产品最差排名的第二名。

   随着其他播放器的兴起,对Realplayer的体验早已心怀不满的用户很快离去,一代霸主就此没落。“中国国产的新兴播放器不断涌现,这些播放器不仅更多的格式,而且还可以为广大用户提供诸多免费的影音内容。”这是Realplayer之所以没落的最重要的原因。

   据了解,当年国内市场上暴风影音、QQ影音、PPS等都可以说是Realplayer的颠覆者。这些年轻的后辈凭借对更多格式的以及更丰富的内容资源迅即俘获了用户的心。

   尾声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没有了人人网,我们有了微信;

  没有了网际快车,我们有了迅雷;

  没有了千千静听,我们有了酷狗音乐……

  即便如此,我们也依然有些怀念与它们如胶似漆的那段日子。

标签: 交互设计